天下名士读书地——常州红梅公园之二
上一篇 /
下一篇 2018-05-24 08:34:48
/ 个人分类:驴友日记

被誉为“千古读书地,现代创新城”的常州,在红梅公园文笔塔的东面,有与之交相辉映的文笔楼。文笔楼为两层古典建筑,相传是常州文人墨客雅聚和吟诗作画的场所。楼前写有嘉庆、道光年间著名文人龚自珍《高才篇》中赞美常州的诗句:“天下名士有部落,东南无与常匹俦”。
常州历代人文荟萃,清代史学家赵翼曾称赞常州人才济济,借用他的“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”的名句,来颂扬常州文明肇始、代有才人的光辉历史是最确切不过的了。常州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已长达2500多年,自古文风蔚然,人才辈出。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的千余年间,常州共出状元15名、榜眼11名、探花15名、进士1947名之多。常州人文始祖——季札,被孔子称为“至德”之人;清代时“常州五学派”集群涌现,影响深远。近现代以来,常州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名人志士若群星璀璨,辉耀长空,如盛宣怀,“常州三杰”瞿秋白、张太雷、恽代英、华罗庚等。厚重的常州文化,使常州成为“文人甲天下”的文化历史名城。







作为历史遗迹,在文笔楼旁立有明代的“太平兴国讲寺重修之碑”。太平兴国讲寺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(公元479-482年),名建元寺,俗称塔下寺。唐时扩建,宋称太平兴国禅寺,明洪武年间改称太平讲寺,简称太平寺。苏东坡来常州曾多次游览此寺,《常州太平寺观牡丹》,《题常州太平寺卜亭》等诗,就是他在该寺所作。南宋诗人杨万里作《太平寺水画》诗,形容水画逼真:“揽动一河秋色暮,分明是水不是画”。史上太平寺和文笔塔,曾屡建屡毁,寺比塔毁坏更严重。清咸丰年间,寺和塔全毁,到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“塔”才得以重建;而“寺”则再也没有修复起来。


现在,文笔楼前修有“砚池”一方,四周环绕着亭台楼阁,轩榭桥廊:如文笔楼、文思桥、梦笔轩、夕佳亭、待月亭、文笔桥、塔碑等建筑。站在楼前,望着高耸的文笔塔和池中它的倒影,非常富有诗意和神韵。眼前的这块区域,真乃独有的江南私家园林遗存,也是常州古典园林的缩影。

















文笔塔下有牡丹园,牡丹花开,华丽无比;太湖石点缀其中,红枫绿树相映成趣,犹如一个小花园。












文笔塔巨大的塔碑立于塔旁,更增添了文笔塔的古朴典雅。




天下名士读书地(黄胖HP拍摄)
导入论坛 |
收藏 |
分享给好友 |
推荐到圈子 |
管理 |
举报
TAG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