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古漫记(7)明代麒麟圆补
上一篇 /
下一篇 2016-04-03 07:31:46
拾古漫记(7)明代麒麟圆补?xml:namespace>
所谓补子,是明清两朝贵族与品官服装上区分品级的绣饰,既有专供皇室成员使用的圆补,又有各级文武百官佩戴的方补。据考,补子起源于元代,当时称为胸背,但无当局明文规定的等级图案。直到朱元璋作了皇帝后,由胸背演变而来的补子才有了章法。《明史·舆服志》载:“(洪武)二十四年定,公、侯、驸马、伯服,绣麒麟、白泽。文官一品仙鹤,二品锦鸡,三品孔雀,四品云雁,五品白鹇,六品鹭鸶,七品鸂鶒,八品黄鹂,九品鹌鹑;杂职练鹊;风宪官獬豸。武官一品麒麟、二品狮子,三品、四品虎豹,五品熊罴,六品、七品彪,八品犀牛,九品海马。”
图1所示即是一件比较罕见的明初麒麟圆补,论图案可能属武官一品,但因其为圆形亦可能是当年公、侯、驸马、伯服上的绣片。而余粗断其为明初之物,一依尺寸(直径42公分),二据麒麟体态姿势。一般而言,明补比清补大,余曾见边长40多公分的明代方补。2007年初北京一拍卖会甚至推出一件50公分的武方补,我猜,那可能是一位虎背熊腰的大胖子将军的遗物。再看那圆补上的麒麟,不但龙首高昂,而且飞蹄踩焰,更麟身插翼,很是恶势(闽南方言),充分反映了明朝开国之初的强盛与朝气。
古代绣品由于不易保存,流传较少,武官补子因为有随葬的法制而更罕见,同时,麒麟自古有祥瑞神兽之称,因此,这件高品级的圆补就益显珍贵与难得。


导入论坛 |
收藏 |
分享给好友 |
推荐到圈子 |
管理 |
举报
TAG: